以书法来作为一般宣传海报的主要设计焦本来点应该是展示与推广书法的最佳途径之一。可惜我们所看到以书法来书写主题的海报越来越少。
过去,电影海报广泛采书家的作品,现在已经逐渐以电脑美术字所取代了。中国电影海报偶尔还用书法书写。
新加坡更生美术研究会在这方面与SMRT合作,本来是一个令人鼓舞的现象,可惜该会会员的书法水平不很好,频频写错字。今年挥春海报的挥字写错,闹出大笑话,后来"坐地铁要礼让"运动所推出的不少海报,亦有不少书写不到位与写错字的海报,实在可惜(见下面后三张海报)。
新加坡书法人网站致力于推广新加坡书法活动并为书法的传承尽一分力;除了整理新加坡书法历史中重要事件,也为新加坡书法活动、培训课程提供全面的、一站式的信息服务。
Tuesday, July 24, 2012
Saturday, July 14, 2012
华中校友会的书法活动
华侨中学,创办于1919年3月21日,是新加坡著名学府之一。上个世纪不少名画家刘抗、陈文希、陈宗瑞、钟泗宾和林学大等等在华中任教,所以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术界人才辈出。在书法方面,1993年,从上海来华中教书的顾建平先生本身也是个书法家,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希望会为华中培养出一批书法生力军。顾建平后来在华中校友会开书法班,除了华中校友之外,也有不少非华中校友跟他学习书法。今年这些学员有机会参加华中校友会所举办的展览会,可喜可贺。
华中校友会二十多年来也积极展开推广包括书法的美术活动。1975年校友会为了配合华中成立56周年校庆,在维多利亚纪念堂举行美展,是校友会主办的第一个美展。1976年继续在同一地点主办校友美展,展出作品有203件之多,还包括了11位战前战后老师的精心杰作。
1978至1981年间,华中校友会和数个美术团体联办过几个华中美展;1989年6月主办“华中70美展”;1990年6月主办“华中校友书画展”;1992年举办华中华初校友展;1999年举行华中801年展。
2009年华中90周年校庆,由举办了华中90校庆美术展,展出超过200件作品。美展过后,在一群热心校友的倡议下,2010年华中校友会终于成立了美术组,正式成为校友会的活动项目之一。
美术小组成立后的第一个大型活动就是于2011年与华中颐年俱乐部协办“华岭美展”,以书法作品参展的老师与校友有:蔡玉坤、蔡卓南、陈春祥、陈培福、陈思平、陈正、顾建平、辜应堃、黄世荣、李喜龙、梁瑜铨、林桂木、卢炳(已故)、吕振端、沈时文、王勇诚、吴育华、谢泳怡、许松生、徐烨明、徐祖燊、薛振传、严崇涨、余桂和、张龙概,等等。
希望“华岭美展”成为新加坡书坛的常年盛事。
华中校友会二十多年来也积极展开推广包括书法的美术活动。1975年校友会为了配合华中成立56周年校庆,在维多利亚纪念堂举行美展,是校友会主办的第一个美展。1976年继续在同一地点主办校友美展,展出作品有203件之多,还包括了11位战前战后老师的精心杰作。
1978至1981年间,华中校友会和数个美术团体联办过几个华中美展;1989年6月主办“华中70美展”;1990年6月主办“华中校友书画展”;1992年举办华中华初校友展;1999年举行华中801年展。
2009年华中90周年校庆,由举办了华中90校庆美术展,展出超过200件作品。美展过后,在一群热心校友的倡议下,2010年华中校友会终于成立了美术组,正式成为校友会的活动项目之一。
美术小组成立后的第一个大型活动就是于2011年与华中颐年俱乐部协办“华岭美展”,以书法作品参展的老师与校友有:蔡玉坤、蔡卓南、陈春祥、陈培福、陈思平、陈正、顾建平、辜应堃、黄世荣、李喜龙、梁瑜铨、林桂木、卢炳(已故)、吕振端、沈时文、王勇诚、吴育华、谢泳怡、许松生、徐烨明、徐祖燊、薛振传、严崇涨、余桂和、张龙概,等等。
希望“华岭美展”成为新加坡书坛的常年盛事。
Tuesday, July 3, 2012
寺庙书法:威镇庙的陈年碑文
近一个世纪以来,中 鲁区的一角矗立着一座看来不怎么起眼的小庙,没有人知道它已建庙多久。同时,绝大多数的人经过或来到中 鲁时,脑海中所想到的,无疑只是该区的食物或吸引人的事物,却从未跨进该庙宇一步。
庙宇在2006年时便已拆除,原址已让位给令人侧目、高耸的新酒店。时至今日,包括其状似葫芦,庙宇因它得‘ 葫芦庙 ’一名的葫芦状焚炉,也‘ 下落不明 ’。令人欣慰的是,在葫芦庙尚未完全消声匿迹之前,石叻学会的成员有幸地让其中两个陈年石碑‘ 重获新生 ’,并于2011年落户南安会馆,当文物般地保管。
石碑虽无法言语,可它上面所载的文字能述说着葫芦庙的历史。从碑文中,我们得知它是在1909年,由早期的南安移民所兴建并供奉广泽尊王,并于1918年进 一步扩建。葫芦庙之后名为‘威镇庙’,是在中国南安地区内或附近的十三座大庙当中的一座,建起并供奉尊王之后,才开始易名的。令人觉得饶有趣味的是,献地建庙者是受人敬重的当地商人、怡和轩俱乐部主持人,也是具影响力的私会党头目林推迁。
其中一个碑文写道 :威镇庙座落在芋菜园。昔日,人们以芋饲养猪只,一些以养猪为生的猪农,也将芋菜同米糠一 起掷入大锅中搅拌,充作猪只的日常养份而臭气熏天。相信大部份的人已忘记,但仍有少数的人会感触良深地慨叹中 鲁区已今非昔比了。
尽管碑文上记载着昔日献捐建庙之善长仁翁的姓名,但是,个人的身份及公司的蛛丝马迹已失传。在欠缺其他记录佐证之下,恐怕再也无法让他 / 它们和庙宇之间的关系还原了。我们能确切说的是,这个昔日是南安先驱人物聚首的地方,下回当你旧地重游时,脑海里所浮现的,只是这里的美食摊位或你所喜欢的餐馆而已。
A Story from Old Stone Inscriptions
For nearly a century, a small nondescript temple stood in a corner of Tiong Bahru. Not many people knew its age. The vast majority of those who passed by never stepped through its door, their minds no doubt intent on the food and other attractions of the area.
The temple was torn down in 2006 and a spanking new hotel rose in its place. No traces remain of the temple today, including the iconic gourd-like burner which gave the temple its popular name of “hu lu miao”(葫芦庙) or “gourd temple”. Fortunately, members of the Selat Society managed to recover two old stone tablets from the temple before its final destruction. In 2011, these artefacts were handed over to the Lam Ann Association.
Although the stones are silent, the Chinese characters on them tell the story of the temple’s early history. We know from the inscriptions that the temple was set up by early migrants from Nanan in 1909 and was dedicated to their patron deity Guangze Zunwang(广泽尊王). Further expansion took place in 1918. It was named “Weizhen Miao”(威镇庙)after one of the 13 major temples dedicated to the deity in and around the Nanan area. Interestingly, the land for the temple was provided by Lim Chwee Chian, a respected local merchant and chairperson of the Ee Hoe Hean Club, and at the same time a powerful secret society headman.
One of the inscriptions stated that the temple was situated in “yu cai yuan” ( 芋菜园 - taro garden) or “o chai hng” in Hokkien. In the past, the leaf of the taro plant was used as fodder in pig farming. Other than the stench of the pigsty, residents of old kampungs where pigs were farmed were also used to the whiff of taro leaves boiled in large vessels together with other ingredients such as rice bran, daily nutrition for the pigs. Long forgotten by all but a few old residents, this old place name evokes a
Tiong Bahru very different from what we see today.
Although the inscriptions also recorded those who contributed to the temple in its early days, these individuals and firms remain faceless. In the absence of other records, we will probably never be able to have a clearer picture of their connection to the temple. All we can say for sure is that this used to be a gathering place for a group of early pioneers from Nanan, that is food for thought the next time you visit your favourite restaurant or food stall in Tiong Bahru.
资料来源:新加坡南安会馆 会讯,第廿八期 The Lam Ann Bulletin,28th Issue,二零一二年四月 April 2012
庙宇在2006年时便已拆除,原址已让位给令人侧目、高耸的新酒店。时至今日,包括其状似葫芦,庙宇因它得‘ 葫芦庙 ’一名的葫芦状焚炉,也‘ 下落不明 ’。令人欣慰的是,在葫芦庙尚未完全消声匿迹之前,石叻学会的成员有幸地让其中两个陈年石碑‘ 重获新生 ’,并于2011年落户南安会馆,当文物般地保管。
石碑虽无法言语,可它上面所载的文字能述说着葫芦庙的历史。从碑文中,我们得知它是在1909年,由早期的南安移民所兴建并供奉广泽尊王,并于1918年进 一步扩建。葫芦庙之后名为‘威镇庙’,是在中国南安地区内或附近的十三座大庙当中的一座,建起并供奉尊王之后,才开始易名的。令人觉得饶有趣味的是,献地建庙者是受人敬重的当地商人、怡和轩俱乐部主持人,也是具影响力的私会党头目林推迁。
其中一个碑文写道 :威镇庙座落在芋菜园。昔日,人们以芋饲养猪只,一些以养猪为生的猪农,也将芋菜同米糠一 起掷入大锅中搅拌,充作猪只的日常养份而臭气熏天。相信大部份的人已忘记,但仍有少数的人会感触良深地慨叹中 鲁区已今非昔比了。
尽管碑文上记载着昔日献捐建庙之善长仁翁的姓名,但是,个人的身份及公司的蛛丝马迹已失传。在欠缺其他记录佐证之下,恐怕再也无法让他 / 它们和庙宇之间的关系还原了。我们能确切说的是,这个昔日是南安先驱人物聚首的地方,下回当你旧地重游时,脑海里所浮现的,只是这里的美食摊位或你所喜欢的餐馆而已。
A Story from Old Stone Inscriptions
For nearly a century, a small nondescript temple stood in a corner of Tiong Bahru. Not many people knew its age. The vast majority of those who passed by never stepped through its door, their minds no doubt intent on the food and other attractions of the area.
The temple was torn down in 2006 and a spanking new hotel rose in its place. No traces remain of the temple today, including the iconic gourd-like burner which gave the temple its popular name of “hu lu miao”(葫芦庙) or “gourd temple”. Fortunately, members of the Selat Society managed to recover two old stone tablets from the temple before its final destruction. In 2011, these artefacts were handed over to the Lam Ann Association.
Although the stones are silent, the Chinese characters on them tell the story of the temple’s early history. We know from the inscriptions that the temple was set up by early migrants from Nanan in 1909 and was dedicated to their patron deity Guangze Zunwang(广泽尊王). Further expansion took place in 1918. It was named “Weizhen Miao”(威镇庙)after one of the 13 major temples dedicated to the deity in and around the Nanan area. Interestingly, the land for the temple was provided by Lim Chwee Chian, a respected local merchant and chairperson of the Ee Hoe Hean Club, and at the same time a powerful secret society headman.
One of the inscriptions stated that the temple was situated in “yu cai yuan” ( 芋菜园 - taro garden) or “o chai hng” in Hokkien. In the past, the leaf of the taro plant was used as fodder in pig farming. Other than the stench of the pigsty, residents of old kampungs where pigs were farmed were also used to the whiff of taro leaves boiled in large vessels together with other ingredients such as rice bran, daily nutrition for the pigs. Long forgotten by all but a few old residents, this old place name evokes a
Tiong Bahru very different from what we see today.
Although the inscriptions also recorded those who contributed to the temple in its early days, these individuals and firms remain faceless. In the absence of other records, we will probably never be able to have a clearer picture of their connection to the temple. All we can say for sure is that this used to be a gathering place for a group of early pioneers from Nanan, that is food for thought the next time you visit your favourite restaurant or food stall in Tiong Bahru.
资料来源:新加坡南安会馆 会讯,第廿八期 The Lam Ann Bulletin,28th Issue,二零一二年四月 April 2012
设计书法:公司标志
现代社会给实用书法带来的一个生机,可能是在商业设计方面。把中华书法融入现代商业设计,可能会有令人想不到的效果,书家与商业设计师不妨在这方面多多合作。
这里举出把书法融入公司标志的一些例子,就当作抛砖引玉吧。
这里举出把书法融入公司标志的一些例子,就当作抛砖引玉吧。
Monday, July 2, 2012
景园书法:裕华园
书法出现于自然景观与人造花园,很早就开始了。
中国有许多名山大川,自然景观,自古就有不少名人学者的刻石题字;而书法往往为这些景观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相同的,在花园里,一定少不了为亭子起名,在石头上刻了些诗情画意的句子,为花园增添无限美感。可以说,中国自然景观与花园没有了这些名人骚客歌颂,以书法形式题诗、题字的点缀,就缺少了一些中华文化的涵义了。
新加坡没有名山大川,当然就说不上有景观书法了。
新加坡的花园中,以中华书法来增添中华文化气息的不多,裕华园作为新加坡中国花园的橱窗,所展示的书法文化不明显,至于名人骚客的题诗、题字,更是缺乏了。
中国有许多名山大川,自然景观,自古就有不少名人学者的刻石题字;而书法往往为这些景观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相同的,在花园里,一定少不了为亭子起名,在石头上刻了些诗情画意的句子,为花园增添无限美感。可以说,中国自然景观与花园没有了这些名人骚客歌颂,以书法形式题诗、题字的点缀,就缺少了一些中华文化的涵义了。
新加坡没有名山大川,当然就说不上有景观书法了。
新加坡的花园中,以中华书法来增添中华文化气息的不多,裕华园作为新加坡中国花园的橱窗,所展示的书法文化不明显,至于名人骚客的题诗、题字,更是缺乏了。
寺庙书法:凤山寺
中华书法与建筑物的联系,主要是指放映在建筑物的书法装饰。它包括匾额题署与楹联等方面以汉字为装饰的内容。而华人寺庙里的石碑更是一种别有特色的书法形式。
在新加坡,每个华人寺庙都是中华书法的展览场地,可惜现在很少人对这些寺庙里的书法有所理解,可能寺庙本身也没有很好的资料记录寺庙里的匾额、楹联、石碑的书法内容与来由,以至学习书法的人进入寺庙都有入宝山而空手回的感觉。
新加坡的凤山寺是世界级的古建筑物,可是有多少人对该寺庙的书法有所了解呢?
修建于 1908 年至 1913 年间的凤山寺坐落于穆罕默德苏丹路(Mohamed Sultan Road)。1836 年,这座寺庙最初由南安会馆的福建人兴建于丹戎巴葛(Tanjong Pagar)的华利街(Wallich Street),其旨在祭祀幸运之神——广泽尊王。后来,寺庙被搬迁到Mohamed Sultan Road。如今,凤山寺吸引了讲着不同方言的各地信徒前来朝拜。
这座庙宇由著名承包商林露(Lim Loh)设计,沿中轴规划修建了各式庭院和围墙,这种设计秉承了中国南方宫殿式建筑的传统风格。大殿与门廊富丽堂皇,而其中的中国精美木雕在光线的映射下会泛出独有华美光泽,与大殿门廊交相辉映。四根盘龙花岗岩石柱以及屋脊处两条镶有珍珠的巨龙可谓南安会馆的镇馆之宝。
1978 年,凤山寺被改建为一所国家博物馆。自 1868 年起,尚在丹戎巴葛(Tanjong Pagar)的凤山寺进行了第一次修缮,迄今为止,其外观和内饰都已历经无数次的翻新。除广泽尊王外,寺庙内还供奉着佛祖和观音菩萨等神灵。
拥有超过100年历史的凤山寺,2011年荣获联合国亚太文化资产保存卓越奖。这个利用了四年、耗资250万元修复的寺庙,是本地首个获得这项荣誉的文化古迹。
在新加坡,每个华人寺庙都是中华书法的展览场地,可惜现在很少人对这些寺庙里的书法有所理解,可能寺庙本身也没有很好的资料记录寺庙里的匾额、楹联、石碑的书法内容与来由,以至学习书法的人进入寺庙都有入宝山而空手回的感觉。
新加坡的凤山寺是世界级的古建筑物,可是有多少人对该寺庙的书法有所了解呢?
修建于 1908 年至 1913 年间的凤山寺坐落于穆罕默德苏丹路(Mohamed Sultan Road)。1836 年,这座寺庙最初由南安会馆的福建人兴建于丹戎巴葛(Tanjong Pagar)的华利街(Wallich Street),其旨在祭祀幸运之神——广泽尊王。后来,寺庙被搬迁到Mohamed Sultan Road。如今,凤山寺吸引了讲着不同方言的各地信徒前来朝拜。
这座庙宇由著名承包商林露(Lim Loh)设计,沿中轴规划修建了各式庭院和围墙,这种设计秉承了中国南方宫殿式建筑的传统风格。大殿与门廊富丽堂皇,而其中的中国精美木雕在光线的映射下会泛出独有华美光泽,与大殿门廊交相辉映。四根盘龙花岗岩石柱以及屋脊处两条镶有珍珠的巨龙可谓南安会馆的镇馆之宝。
1978 年,凤山寺被改建为一所国家博物馆。自 1868 年起,尚在丹戎巴葛(Tanjong Pagar)的凤山寺进行了第一次修缮,迄今为止,其外观和内饰都已历经无数次的翻新。除广泽尊王外,寺庙内还供奉着佛祖和观音菩萨等神灵。
拥有超过100年历史的凤山寺,2011年荣获联合国亚太文化资产保存卓越奖。这个利用了四年、耗资250万元修复的寺庙,是本地首个获得这项荣誉的文化古迹。
商乡会书法:宗乡会馆联合总会
匾额书法在华人社会的应用极为广泛,用在商店、学校名、商会、乡会、花园等等,几乎无处不在。在中华文化中,匾额标明建筑物的名称和性质,是人们表达义理、情感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伫立于建筑物之上,画龙点睛,古建筑物的“眼睛”。
书法在商会、乡会,除了以书法写出的商会与乡会名为匾额外,还有楹联。华人会馆建筑的一大特点,即是门前庭柱上构思精巧的楹联。常常是寥寥数语,却显得文情并茂,加上中国独特的书法艺术,给人以思想和艺术上的双重美感。会馆内所有楹联皆出自远近书法名家之手,书体行、草、隶、篆俱全,或恣肆潇洒,或苍劲古朴,或清秀俊雅,其笔力之雄健,有穿木透石的力量,给人以美不胜收的艺术享受。
可惜,在新加坡这种在商会、宗乡会馆挂书法家写的匾额,雕楹联的风俗习惯已经逐渐消失。旧的建筑物可能还保留一些原有的匾额、楹联,新的就很少有人认真地继续跟随这种华人特有的文化习俗了。
成立于1986年1月27日的新加坡宗乡总会,对匾额、楹联的书法文化看来就不十分重视。总会的名字以书法家潘受先生的集字在建筑物外展示,已经算是不错了。2011年25周年李光耀先生赠送“和衷共济”牌匾,挂在建筑物外面,可以说是十分难得了。
这片“和衷共济”牌匾,是由新加坡知名书法家和刻字家合作的阴刻真金字横匾。
匾长11英尺(335.3厘米)、宽38英寸(96.5厘米)、厚1英寸(2.5厘米),选用泰国柚木板为匾面,黑色漆底共髹五层。
匾文“和衷共济”连同上款与下款,是老书法家曾广纬(75岁)的行楷,厚重有力。这也是宗乡总会成立25年来所收到的首面牌匾;曾广纬为新加坡狮城书法篆刻会现任主席,其书法作品经常受邀参加国际重大书法展出,为新加坡活跃于国际书坛人物之一。
宗乡总会秘书长李国基说:“李资政赠送的这份厚礼,意义深长,四字赠言正是我们宗乡总会发展的方针。”牌匾已悬在总会大巴窑会所入口大堂上。
成语“和衷共济”出自《尚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国语・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衷是指内心;济为渡。意思是“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后人用以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牌匾由牛车水“昌泰画廊”承造,并由画廊合伙人兼刻字家谢翰林(60岁)刻字。画廊东主杨昌泰(64岁)说:“柚木富油质,不受虫蛀,字体敷贴金箔,妥善保存,百年不会坏。”
中国的牌匾文化,自秦汉以来延绵二千多年,既集汉字书法与雕刻技巧于一体,也是一座建筑的历史与文化所在,可以是艺术藏品、临摹书法,可以追本溯源,佐证史实。
书法在商会、乡会,除了以书法写出的商会与乡会名为匾额外,还有楹联。华人会馆建筑的一大特点,即是门前庭柱上构思精巧的楹联。常常是寥寥数语,却显得文情并茂,加上中国独特的书法艺术,给人以思想和艺术上的双重美感。会馆内所有楹联皆出自远近书法名家之手,书体行、草、隶、篆俱全,或恣肆潇洒,或苍劲古朴,或清秀俊雅,其笔力之雄健,有穿木透石的力量,给人以美不胜收的艺术享受。
可惜,在新加坡这种在商会、宗乡会馆挂书法家写的匾额,雕楹联的风俗习惯已经逐渐消失。旧的建筑物可能还保留一些原有的匾额、楹联,新的就很少有人认真地继续跟随这种华人特有的文化习俗了。
成立于1986年1月27日的新加坡宗乡总会,对匾额、楹联的书法文化看来就不十分重视。总会的名字以书法家潘受先生的集字在建筑物外展示,已经算是不错了。2011年25周年李光耀先生赠送“和衷共济”牌匾,挂在建筑物外面,可以说是十分难得了。
这片“和衷共济”牌匾,是由新加坡知名书法家和刻字家合作的阴刻真金字横匾。
匾长11英尺(335.3厘米)、宽38英寸(96.5厘米)、厚1英寸(2.5厘米),选用泰国柚木板为匾面,黑色漆底共髹五层。
匾文“和衷共济”连同上款与下款,是老书法家曾广纬(75岁)的行楷,厚重有力。这也是宗乡总会成立25年来所收到的首面牌匾;曾广纬为新加坡狮城书法篆刻会现任主席,其书法作品经常受邀参加国际重大书法展出,为新加坡活跃于国际书坛人物之一。
宗乡总会秘书长李国基说:“李资政赠送的这份厚礼,意义深长,四字赠言正是我们宗乡总会发展的方针。”牌匾已悬在总会大巴窑会所入口大堂上。
成语“和衷共济”出自《尚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国语・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衷是指内心;济为渡。意思是“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后人用以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牌匾由牛车水“昌泰画廊”承造,并由画廊合伙人兼刻字家谢翰林(60岁)刻字。画廊东主杨昌泰(64岁)说:“柚木富油质,不受虫蛀,字体敷贴金箔,妥善保存,百年不会坏。”
中国的牌匾文化,自秦汉以来延绵二千多年,既集汉字书法与雕刻技巧于一体,也是一座建筑的历史与文化所在,可以是艺术藏品、临摹书法,可以追本溯源,佐证史实。
星洲匾额之旅:崔大地
崔大地是新加坡先辈书法家之一,在本地的高徒包括马波浩、吴耀基和杨昌泰。
有关崔大地,请点击:http://icalligraphy.blogspot.sg/2010/03/tsue-ta-tee.html
崔大地在新加坡与槟城留下不少匾额。
新加坡中正中学的校名牌额就是出自他之手。据书法家薛振传先生说,小坡百胜楼斜对面的“海峡美术公司”(在长河书局隔邻)和莱佛士大酒店前的“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都是他的杰作。
槟城的三级酒店北京酒店与惠安公会的招牌字,还有牛干冬街头仰生皮料行招牌,据说都是崔大地写的字。
有关崔大地,请点击:http://icalligraphy.blogspot.sg/2010/03/tsue-ta-tee.html
崔大地在新加坡与槟城留下不少匾额。
新加坡中正中学的校名牌额就是出自他之手。据书法家薛振传先生说,小坡百胜楼斜对面的“海峡美术公司”(在长河书局隔邻)和莱佛士大酒店前的“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都是他的杰作。
槟城的三级酒店北京酒店与惠安公会的招牌字,还有牛干冬街头仰生皮料行招牌,据说都是崔大地写的字。
新加坡中正中学 |
新加坡百胜楼斜对面的海峡美术公司,薛振传提供相片 |
薛振传提供相片 |
以下是在槟城的匾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