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31, 2017

2017年:谈临帖与读帖

1231日潮州八邑会馆书画雅集书法讲座

1.       导言

a.       临帖为学书法之不二法门,是学书法者从规矩入手,从古今优秀的书法范本入手,从传统中掌握前人的用笔和结体,使其有法度。“临帖”易得前人笔意。赵孟頫说:“临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
b.      学书不能不临帖,亦不能不读帖。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我们集中谈论临帖与读帖中有关笔法的议题。
c.       所谓读帖,并非着眼于阅读帖中的文辞,而是重在欣赏其书写形式,揣摩作品的用笔、结构与章法,领会其中的审美趣味。
d.      读帖与临帖是相互促进的。审美的眼光提高了,对古帖的理解深入了,临帖才能更加到位。另外,临帖亦能促进读帖的能力。欣赏书法经典,有过临摹体验的人和没有临摹体验的人感受是大不相同的,临帖深入的人和浅尝辄止的人感受也是大不相同的。孙过庭《书谱》有云:“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意即读帖贵在达于精微,临帖贵在与原帖逼似。故察之能精,拟之方能似;拟之能似,察之方能精。
e.      可是,对于初学书法的人来说,读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而言,书法初学者不需要强调读帖的学习,而是应该专注与临帖技巧的掌握。临帖了两三年之后,对基本书法技法与执笔的控制有了基本体验后,进入读帖就比较容易了。
f.        黄庭坚就这么说过:凡学书欲先学用笔。。。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学字既成,且养于心中,无俗气然后可以作,示人为楷式。凡作字,须熟观魏晋人书,会之于心,自得古人笔法也。欲学草书,须精真书,知下笔向背,则识草书法,草书不难工矣。

2.       笔法基本概念与演变

a.       临帖与读帖可以从单字到一组字,最后进入一幅作品,而学习目标是从对笔法,到结字与章法的认识与体验。
b.      书法史上对笔法与结字的讲述很多,但是对章法的形成却没有很具体与深入的分析。当代书法学者邱振中在笔法与章法的分析下了很大的功夫,他的三本书法理论集是对这方面理论有兴趣的人必读的书。
c.       笔法的空间运动形式包括三种,即为平动、提按与绞转。平动是笔杆到纸面距离不动的运动,提按为毛笔在垂直纸面方向上的运动,而绞转是笔锥在纸面上旋转运动。平动是所有书法作品中最基本的一种运动形式,而提按与绞转给书法线条带来了无穷尽的变化。
d.      据邱振中的研究,楷书形成以前,笔法多以绞转为主。王羲之为绞转用笔的集大成者,他在将章草发展为今草的过程中,为绞转笔法取得了空前的成绩。
e.      随着楷书的出现,提按逐渐占据了笔法的主导地位,而颜真卿就是提按笔法的集大成人物。唐代开始及以后,绞转缺失,人们多在笔画的两端做文章,提按弊端显露,那就是线条中断的“中怯”现象导致清代包世臣大声疾呼“中实”。
f.        为了改变中怯的趋势,宋代黄庭坚与米芾从两个方面做出了努力。黄庭坚在提按范围内力求变化,而米芾则是他自己说的“刷”字,就是实质上对提按的否定。刷字与八面出锋一同构成了米芾笔法的鲜明风格。
g.       唐代承前代余绪,草书繁荣,宋代草书急剧中落,除了黄庭坚外,几乎无人以草书出名,明代草书一度复兴,清初以后,即趋于衰落。草书复兴时期的明代至清初草书大家,宋克、祝允明、王铎、傅山等的楷书都偏向楷书形前期的风格,即所谓“魏晋楷书”,追随米芾道路,在提安中加入绞转,以丰富笔法的空间运动形式。

3.       临帖的准备功夫

a.       “临帖”先练的是手力、腕力和臂力。练到手拿起笔写起字来不抖后,再往“像”处去临。就是求“形似”了!
b.      开始临帖,要对笔法的各种概念有基本的了解,这样才不会养成“抄帖”的坏习惯,导致“抄”得越多,错得也越多。
c.       开始以唐楷入门者,由于唐楷强调提按,对端部(起笔与收笔)及折笔的夸张特别显著,用笔中心移至端部及折笔,进入行楷如果临宋以后法帖就必须对提按用笔做出较大的调整。
d.      读帖虽然重要,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临帖上,要“手到”。诚如孙过庭说:“盖有学而不能,未有不学而能者也。”不临帖也就难以解决临帖中“眼高手低”的问题。我们之所以愿意看球星踢球,就是因为他们技术娴熟、动作连贯、过入漂亮、临门一脚冷静沉着,体现了技术、速度和力量的完美结合,看后让人感动。书法讲沉着痛快,但这四个字背后是几十年的浸淫和无数的付出。如果静下心来认真研读仔细临写,能做到吗!只有眼力和技术性操练娴熟都过关了,才有实现表现个性化的可能。同时,眼力虽然一般来自读帖,但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从临帖中体会感悟到的。正如临帖是随着读帖的进步而进步的一样,读帖也是随着临帖的进步而进步的。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知道怎么努力。同时,临得越多用心越多,所得到的体会越多,这些会大大促进眼力的提高,所以要提高眼力必须多写多练多思。
e.      不宜只临一家之帖。有人主张一帖须临它三年五载以上,方可换帖。可是人生短暂,不可能有多少个三年五载用来专临某帖。就从学习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不可取的。在书法领域里,晋代的王羲之,虽称“书圣”,他又岂能完全概括他的儿子王献之和整个晋代的书艺?启蒙时可以从一帖一家入手,待有一定基础之后,便应从一帖一家扩展开去,多临名帖,博览佳作。
f.        不同阶段的不同标准和追求。古今许多名书法家都是学书尽百年,临枯贯始终的,只是他们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追求罢了。初学临帖,在结体和用笔方面都要务得其形。“一点一画,必求肖合”,一字一行,务追酷似。只有这样才能学到前人法度。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入帖”。
g.       等到能够入帖,下笔即有某帖、某家体势的时候,又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和境界。这时临帖必须先进入读帖,明谢肇淛《五杂组》言“须先得其大意,自首至尾,从容玩味,看其用笔之法,从何起构,作何结煞,体势法度,一一身处其地而仿佛如见之。如此既久,方可下笔。下笔之时,亦便勿求酷似,且须泛澜容与,且合且离,神游意会。久而习之,得其大概,加以润色,即是传神手矣。”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出帖”,而读帖已经成为先决条件。

4.       临帖

a.       书家达到相当水准而能自成一格之后,还需临帖了。真正的艺术风格从来不是某种封闭的式样,杰出的作品总是与前人经典构成复杂的交互性。一个书法家不管形成多么鲜明的艺术个性,总需不断从前人经典中汲取力量,从而让自己的作品充满生机。
b.      真要临好帖,需要理解好临帖过程中的五对概念。
c.       第一、选帖和读帖:历代传承下来的碑帖极其丰富,选帖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初学书法,选择得当,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则可能误入歧途,事倍功半。一般而言,经历了历史的筛选和检验,流传下来的经典法帖是临摹的好范本。
d.      第二、对临与背临:“对临”是对着碑帖临写。一般分成两步走,先“格临”,然后无格临写。“格临”即在九宫格或米字格中临写,这样有助于找准字形字态。成人学习书法可以跳过“格临”这一步,直接在无格纸上对临单字、字串、字组乃至通篇。“背临”是凭记忆默写。可以先“背临”局部,然后渐次增加,最后默写全篇。默写完毕,一定要与原帖比对,不断改进,务求形神毕肖。背临是为把原帖的笔法、章法、神韵等。
e.      第三、入帖与出帖:入帖,指对经典法帖的临习,熟悉古人的书写方式,用笔方法、结体技巧以及美学内涵。进入熟能生巧,古人书写方式为我所用,即可出帖。
f.        第四、意临与创作:意临,是指在临摹中保留自己的风格特征,是临摹向创作过度的有效方法。意临的目的或取笔法、或取墨法、或取章法、或取风格、或取意境等等不一而足。明代沈灏在《画尘》中说“不在对临,而在神会,目意所结,一尘不入,似而不似,不容思议”。创作是指纯熟的运用临古和创新得来的笔墨技法创作书法作品。创作需要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理解感受,突出个人风格特征,是比意临更高的书写层次,也是学习书法的终极目标。
g.       第五、极虑专精与博涉多优:临帖,贵在“极虑专精”,不要贪多。精选一帖、一家,一反复临习、研究、吃透,悟出其中精髓,扎根其中,这样才能下笔有由,不逾规矩。扎根一家的同时,也应该博览群帖,开阔眼界,多方临摹,博取众长。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专精”与“博取”是辩证统一的,没有专工就无所谓博取,没有博取只有专精也无法脱胎换骨。

5.       读帖的准备功夫

a.       读帖是为临帖而准备。但是没有基本临帖经验与实践,很难进入读帖状态。
b.      所谓基本临帖功夫,除了笔法,也包括必须熟悉字形、笔顺与笔势。

6.       读帖

a.       学书三四年后,读帖比临帖重要,而且比临帖方便。临帖必须在一个适合书写、文房四宝具备的环境,读帖则不然;把所要读的帖用手机拍摄后,随时随地可以读帖。
b.      临帖前的重要一步读帖,被很多人忽视。拿来了一本字帖,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抄上几遍再说。若要问你,这本帖子的特点是什么?具体表现在笔法、字法、章法、墨法上又是怎样的?能举出几个写得十分精彩的例子信手写下来吗?细节上又注意到了多少?很少有人能够脱口而出。只临帖不读帖,实在是很大一批书法爱好者一个严重的问题。
c.       进入读帖,可以对提按、绞转两种用笔深入了解。
d.      读帖,就是读碑帖上的字,揣摩其点画、线条、结构和章法,感受碑帖的气息韵味,心摹手追,长期沉浸其中。读帖是学习书法的有效方法,黄庭坚说“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随意”,宋代姜夔在《续书谱》中引用唐太宗的话“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于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理,然后刻意临摹”。这里所说“观”、“谛观”,即是读帖的意思。通过读帖深入研究书法线条的粗细、大小、长短、正斜、浓淡、方圆等元素,使帖中字烂熟于心方能出于手,显于纸,成就佳作。读帖还要善于联想,要善于比较历代名家不同的运笔,结体和章法特点,涉猎广博,创作时才能胸有成竹。
e.      书界有这样的共识,临帖需要达到三个境界:“眼到”、“手到”、“心到”。而要“眼到”读帖是必须的工序,要“心到”不读帖也是做不到的。这也正是历代书法家都很重视读帖的原因。
f.        对于初学者来说,一本名家法帖,绝不可能一看就懂,一临就像。这就需要不断反复的理解、模仿,再理解、再模仿。
g.       读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的阶段先对帖里的字的点画、线条的特点进行详细的观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对点画、线条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后,再进入对字的结构与章法的探讨。
h.      读帖的第一阶段,可以用集字帖与原帖兼用;读帖的第二阶段最好是只用原帖。
i.         读帖范例:示图中的圆圈就是我们读帖的关键点,各圆圈之间是行笔时“提”、“按”之间相互调和的结果,每个关键点又可都是两个圆圈之间行笔路径的起点或收点。
j.        每个“起”、“收”或“转”笔初都是笔法实践点,就是说看(读)到一个笔法实践点,心中就要初步概念:用“行驻”还是“提按”、“折笔”还是“绞转”?
k.       每种笔法技巧在实践过程中是不特定的,善用者善变也,尤其是行书与草书,就算是相同的字,同一个书家在同一个字帖也有许多冲不同的写法。人们津津乐道的王羲之在《兰亭序》里共写了21个“之”字,字字不同,各逞美态。
l.         短短三笔,变化无穷。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1,字形的变化,比如长、方、扁等变化;2,用笔的变化,比如折笔、顿笔、回锋等变化;3,主笔的变化、比如第二笔、第三笔主笔转换的变化。

7.       结语
a.       不依照笔法来书写,那是“抄”书。古人抄书加上有天赋,或可成为大家;今人走这个学书道路,可以自娱。
b.      不先读帖而入临帖,难以更上一层楼。
c.       读帖是临帖的事先准备,临帖是进入创作的基础,而创作是对临摹的突破。读帖、临帖与创作在书法学习的历程中,可以说是环环相扣,互为因果,可以说是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