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31, 2017

2017年:谈临帖与读帖

1231日潮州八邑会馆书画雅集书法讲座

1.       导言

a.       临帖为学书法之不二法门,是学书法者从规矩入手,从古今优秀的书法范本入手,从传统中掌握前人的用笔和结体,使其有法度。“临帖”易得前人笔意。赵孟頫说:“临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
b.      学书不能不临帖,亦不能不读帖。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我们集中谈论临帖与读帖中有关笔法的议题。
c.       所谓读帖,并非着眼于阅读帖中的文辞,而是重在欣赏其书写形式,揣摩作品的用笔、结构与章法,领会其中的审美趣味。
d.      读帖与临帖是相互促进的。审美的眼光提高了,对古帖的理解深入了,临帖才能更加到位。另外,临帖亦能促进读帖的能力。欣赏书法经典,有过临摹体验的人和没有临摹体验的人感受是大不相同的,临帖深入的人和浅尝辄止的人感受也是大不相同的。孙过庭《书谱》有云:“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意即读帖贵在达于精微,临帖贵在与原帖逼似。故察之能精,拟之方能似;拟之能似,察之方能精。
e.      可是,对于初学书法的人来说,读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而言,书法初学者不需要强调读帖的学习,而是应该专注与临帖技巧的掌握。临帖了两三年之后,对基本书法技法与执笔的控制有了基本体验后,进入读帖就比较容易了。
f.        黄庭坚就这么说过:凡学书欲先学用笔。。。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学字既成,且养于心中,无俗气然后可以作,示人为楷式。凡作字,须熟观魏晋人书,会之于心,自得古人笔法也。欲学草书,须精真书,知下笔向背,则识草书法,草书不难工矣。

2.       笔法基本概念与演变

a.       临帖与读帖可以从单字到一组字,最后进入一幅作品,而学习目标是从对笔法,到结字与章法的认识与体验。
b.      书法史上对笔法与结字的讲述很多,但是对章法的形成却没有很具体与深入的分析。当代书法学者邱振中在笔法与章法的分析下了很大的功夫,他的三本书法理论集是对这方面理论有兴趣的人必读的书。
c.       笔法的空间运动形式包括三种,即为平动、提按与绞转。平动是笔杆到纸面距离不动的运动,提按为毛笔在垂直纸面方向上的运动,而绞转是笔锥在纸面上旋转运动。平动是所有书法作品中最基本的一种运动形式,而提按与绞转给书法线条带来了无穷尽的变化。
d.      据邱振中的研究,楷书形成以前,笔法多以绞转为主。王羲之为绞转用笔的集大成者,他在将章草发展为今草的过程中,为绞转笔法取得了空前的成绩。
e.      随着楷书的出现,提按逐渐占据了笔法的主导地位,而颜真卿就是提按笔法的集大成人物。唐代开始及以后,绞转缺失,人们多在笔画的两端做文章,提按弊端显露,那就是线条中断的“中怯”现象导致清代包世臣大声疾呼“中实”。
f.        为了改变中怯的趋势,宋代黄庭坚与米芾从两个方面做出了努力。黄庭坚在提按范围内力求变化,而米芾则是他自己说的“刷”字,就是实质上对提按的否定。刷字与八面出锋一同构成了米芾笔法的鲜明风格。
g.       唐代承前代余绪,草书繁荣,宋代草书急剧中落,除了黄庭坚外,几乎无人以草书出名,明代草书一度复兴,清初以后,即趋于衰落。草书复兴时期的明代至清初草书大家,宋克、祝允明、王铎、傅山等的楷书都偏向楷书形前期的风格,即所谓“魏晋楷书”,追随米芾道路,在提安中加入绞转,以丰富笔法的空间运动形式。

3.       临帖的准备功夫

a.       “临帖”先练的是手力、腕力和臂力。练到手拿起笔写起字来不抖后,再往“像”处去临。就是求“形似”了!
b.      开始临帖,要对笔法的各种概念有基本的了解,这样才不会养成“抄帖”的坏习惯,导致“抄”得越多,错得也越多。
c.       开始以唐楷入门者,由于唐楷强调提按,对端部(起笔与收笔)及折笔的夸张特别显著,用笔中心移至端部及折笔,进入行楷如果临宋以后法帖就必须对提按用笔做出较大的调整。
d.      读帖虽然重要,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临帖上,要“手到”。诚如孙过庭说:“盖有学而不能,未有不学而能者也。”不临帖也就难以解决临帖中“眼高手低”的问题。我们之所以愿意看球星踢球,就是因为他们技术娴熟、动作连贯、过入漂亮、临门一脚冷静沉着,体现了技术、速度和力量的完美结合,看后让人感动。书法讲沉着痛快,但这四个字背后是几十年的浸淫和无数的付出。如果静下心来认真研读仔细临写,能做到吗!只有眼力和技术性操练娴熟都过关了,才有实现表现个性化的可能。同时,眼力虽然一般来自读帖,但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从临帖中体会感悟到的。正如临帖是随着读帖的进步而进步的一样,读帖也是随着临帖的进步而进步的。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知道怎么努力。同时,临得越多用心越多,所得到的体会越多,这些会大大促进眼力的提高,所以要提高眼力必须多写多练多思。
e.      不宜只临一家之帖。有人主张一帖须临它三年五载以上,方可换帖。可是人生短暂,不可能有多少个三年五载用来专临某帖。就从学习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不可取的。在书法领域里,晋代的王羲之,虽称“书圣”,他又岂能完全概括他的儿子王献之和整个晋代的书艺?启蒙时可以从一帖一家入手,待有一定基础之后,便应从一帖一家扩展开去,多临名帖,博览佳作。
f.        不同阶段的不同标准和追求。古今许多名书法家都是学书尽百年,临枯贯始终的,只是他们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追求罢了。初学临帖,在结体和用笔方面都要务得其形。“一点一画,必求肖合”,一字一行,务追酷似。只有这样才能学到前人法度。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入帖”。
g.       等到能够入帖,下笔即有某帖、某家体势的时候,又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和境界。这时临帖必须先进入读帖,明谢肇淛《五杂组》言“须先得其大意,自首至尾,从容玩味,看其用笔之法,从何起构,作何结煞,体势法度,一一身处其地而仿佛如见之。如此既久,方可下笔。下笔之时,亦便勿求酷似,且须泛澜容与,且合且离,神游意会。久而习之,得其大概,加以润色,即是传神手矣。”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出帖”,而读帖已经成为先决条件。

4.       临帖

a.       书家达到相当水准而能自成一格之后,还需临帖了。真正的艺术风格从来不是某种封闭的式样,杰出的作品总是与前人经典构成复杂的交互性。一个书法家不管形成多么鲜明的艺术个性,总需不断从前人经典中汲取力量,从而让自己的作品充满生机。
b.      真要临好帖,需要理解好临帖过程中的五对概念。
c.       第一、选帖和读帖:历代传承下来的碑帖极其丰富,选帖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初学书法,选择得当,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则可能误入歧途,事倍功半。一般而言,经历了历史的筛选和检验,流传下来的经典法帖是临摹的好范本。
d.      第二、对临与背临:“对临”是对着碑帖临写。一般分成两步走,先“格临”,然后无格临写。“格临”即在九宫格或米字格中临写,这样有助于找准字形字态。成人学习书法可以跳过“格临”这一步,直接在无格纸上对临单字、字串、字组乃至通篇。“背临”是凭记忆默写。可以先“背临”局部,然后渐次增加,最后默写全篇。默写完毕,一定要与原帖比对,不断改进,务求形神毕肖。背临是为把原帖的笔法、章法、神韵等。
e.      第三、入帖与出帖:入帖,指对经典法帖的临习,熟悉古人的书写方式,用笔方法、结体技巧以及美学内涵。进入熟能生巧,古人书写方式为我所用,即可出帖。
f.        第四、意临与创作:意临,是指在临摹中保留自己的风格特征,是临摹向创作过度的有效方法。意临的目的或取笔法、或取墨法、或取章法、或取风格、或取意境等等不一而足。明代沈灏在《画尘》中说“不在对临,而在神会,目意所结,一尘不入,似而不似,不容思议”。创作是指纯熟的运用临古和创新得来的笔墨技法创作书法作品。创作需要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理解感受,突出个人风格特征,是比意临更高的书写层次,也是学习书法的终极目标。
g.       第五、极虑专精与博涉多优:临帖,贵在“极虑专精”,不要贪多。精选一帖、一家,一反复临习、研究、吃透,悟出其中精髓,扎根其中,这样才能下笔有由,不逾规矩。扎根一家的同时,也应该博览群帖,开阔眼界,多方临摹,博取众长。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专精”与“博取”是辩证统一的,没有专工就无所谓博取,没有博取只有专精也无法脱胎换骨。

5.       读帖的准备功夫

a.       读帖是为临帖而准备。但是没有基本临帖经验与实践,很难进入读帖状态。
b.      所谓基本临帖功夫,除了笔法,也包括必须熟悉字形、笔顺与笔势。

6.       读帖

a.       学书三四年后,读帖比临帖重要,而且比临帖方便。临帖必须在一个适合书写、文房四宝具备的环境,读帖则不然;把所要读的帖用手机拍摄后,随时随地可以读帖。
b.      临帖前的重要一步读帖,被很多人忽视。拿来了一本字帖,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抄上几遍再说。若要问你,这本帖子的特点是什么?具体表现在笔法、字法、章法、墨法上又是怎样的?能举出几个写得十分精彩的例子信手写下来吗?细节上又注意到了多少?很少有人能够脱口而出。只临帖不读帖,实在是很大一批书法爱好者一个严重的问题。
c.       进入读帖,可以对提按、绞转两种用笔深入了解。
d.      读帖,就是读碑帖上的字,揣摩其点画、线条、结构和章法,感受碑帖的气息韵味,心摹手追,长期沉浸其中。读帖是学习书法的有效方法,黄庭坚说“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随意”,宋代姜夔在《续书谱》中引用唐太宗的话“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于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理,然后刻意临摹”。这里所说“观”、“谛观”,即是读帖的意思。通过读帖深入研究书法线条的粗细、大小、长短、正斜、浓淡、方圆等元素,使帖中字烂熟于心方能出于手,显于纸,成就佳作。读帖还要善于联想,要善于比较历代名家不同的运笔,结体和章法特点,涉猎广博,创作时才能胸有成竹。
e.      书界有这样的共识,临帖需要达到三个境界:“眼到”、“手到”、“心到”。而要“眼到”读帖是必须的工序,要“心到”不读帖也是做不到的。这也正是历代书法家都很重视读帖的原因。
f.        对于初学者来说,一本名家法帖,绝不可能一看就懂,一临就像。这就需要不断反复的理解、模仿,再理解、再模仿。
g.       读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的阶段先对帖里的字的点画、线条的特点进行详细的观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对点画、线条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后,再进入对字的结构与章法的探讨。
h.      读帖的第一阶段,可以用集字帖与原帖兼用;读帖的第二阶段最好是只用原帖。
i.         读帖范例:示图中的圆圈就是我们读帖的关键点,各圆圈之间是行笔时“提”、“按”之间相互调和的结果,每个关键点又可都是两个圆圈之间行笔路径的起点或收点。
j.        每个“起”、“收”或“转”笔初都是笔法实践点,就是说看(读)到一个笔法实践点,心中就要初步概念:用“行驻”还是“提按”、“折笔”还是“绞转”?
k.       每种笔法技巧在实践过程中是不特定的,善用者善变也,尤其是行书与草书,就算是相同的字,同一个书家在同一个字帖也有许多冲不同的写法。人们津津乐道的王羲之在《兰亭序》里共写了21个“之”字,字字不同,各逞美态。
l.         短短三笔,变化无穷。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1,字形的变化,比如长、方、扁等变化;2,用笔的变化,比如折笔、顿笔、回锋等变化;3,主笔的变化、比如第二笔、第三笔主笔转换的变化。

7.       结语
a.       不依照笔法来书写,那是“抄”书。古人抄书加上有天赋,或可成为大家;今人走这个学书道路,可以自娱。
b.      不先读帖而入临帖,难以更上一层楼。
c.       读帖是临帖的事先准备,临帖是进入创作的基础,而创作是对临摹的突破。读帖、临帖与创作在书法学习的历程中,可以说是环环相扣,互为因果,可以说是缺一不可。

Tuesday, November 7, 2017

2017年:书法讲座 谈行书的学习

传统华族文化中心书画雅集

地点:新加坡布莱德岭民众俱乐部
主讲:王运开


1.       前言

a.       苏东坡: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
b.      真书端而严,行书流而畅,草书曲则全。传统意义上为什么必须从真书(正书)开始,这是基本功;行书的要求就是在基本功的基础之上,增加活跃灵动的成分。中国人通常讲求“稳中求变”,所以真书自然就是学书开始阶段的必修课。
c.       真书就是官方认可的篆、隶、楷,是相对于行与草书而言。
d.      中国文字之古文与今文以篆隶为分界,篆为古文;汉代隶变之后的文字都属于今文的隶书体系。隶书演变出草、行、楷。隶书为今文之祖。
e.      学习今文体系,隶或楷都可以是学习书法的基本功。
f.        楷体正好处在中间阶段,而且所谓楷书,即楷模之意,它奠定了中国汉字书写的基础与典范,其笔法比其它字体要丰富,结构法度较标准,初 学者因此可以全面掌握基本技法。
g.       但是,正因为楷书笔法丰富完备,结构变化较大,学习时在短期内难以见效;过度强调技法训练,又会导致学习兴趣减退,难以达到学习效果。
h.      从隶书入门的好处是:隶书的笔画、结构、章法都比较简单;但简单的同时又比较全面,有短促的笔画(多是竖、点),有拉伸的笔画(长撇长捺,还有最著名的“蚕头雁尾”等),能照顾到各种用笔训练,能达到快速熟悉运笔的要求,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出效果。
i.         不管是学习哪一种字体入门,基本上目的都是要养成好的坐立姿态、把笔握稳。
j.        学习行书时,可以先掌握行书的字形、章法格式,而用笔则必须一生用功专研。

2.       行书的体系

a.       行书基本有三大体系:二王、颜体、魏碑,如果加上近代以汉简取势的体系,则有四大体系。
b.      所谓行书的“三大体系”或“四大体系”,其实就像碑、帖之分,并不一定完全科学,想必很多人也会反对并找出反对的理由。毕竟,书法是一种综合文化,书体及各体的流派,一直在书法史的演进中不断融合,很难作出明确区分。“二王”行书也是在学习总结前人技法基础上形成的,之后便成为所有学书者不可能绕过的高山,魏碑行书、颜体行书也从中汲取了丰富营养。但是,这种分法也不是全无好处,起码它提供了一种使我们更清晰认识行书、理解行书的方式。
c.       二王体系由王羲之、王献之所创,后世文人书家无不直接或间接受到王派行书体系的影响,后继者如米芾、赵孟頫、王铎等皆是大家。
d.      颜体行书体系由颜真卿所创,在传统笔法中掺入篆籀笔意,结体变背势为向势,易方为圆,代表作有《祭侄稿》、《争座位帖》等。它的出现改变了王书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后世的行书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模式,从而推动行书体系风貌的变化和发展。后世书坛宗王宗颜此起彼伏,时隐时现,或互相掺杂融合。
e.      魏碑体系为近代书法流派。清代书家将魏碑的体势和用笔化入行书中形成的一种行书。代表书家有赵之谦、何绍基、康有为以及近代孙伯翔等。
f.        二王行书并不是行书“书体”的源头,但绝对是后世行书“风格”的主要源头。因此学习行书,不能绕过二王体系。而且,对二王体系有基本的理解之后,要学习其他行书体系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g.       二王体系中,王羲之、米芾与王铎是划时代书家。
h.      王羲之为书圣;米芾则是以“集古字”为荣,在二王体系中纵意取法,“取诸长处,总而成之”(米芾自述)。米芾之“成”,积聚着一生“集古”的深厚功力;王铎则将二王的雄强着意挖掘,将行书的雄奇苍劲推上一个高峰,并拓而为大。王铎为二王行书体系写下了古代书法史上的最后绝响,后人谓“后王胜前王”,正是对王铎创造力的充分肯定。

3.       行书学前的理解

a.       毛笔的选择
毛笔一般分为软毫、硬毫与兼毫三种。
硬毫基本有狼毫、紫毫和鸡毫三种,都可以用。狼毫用的不是大灰狼的粗毛,是北方野生黄鼠狼大尾巴上的细毫,但是价格不菲,好的狼毫毛笔动辄几百上千一支;紫毫是野兔的毫毛,比狼毫还要贵重,而且紫毫不耐用,因此一般人更用不起了。
软毫羊毫毛笔是在清中期才盛行的,在此之前用的多为硬毫。我们市面上的所谓狼毫大多是尼龙制品。一般来说区别尼龙和兽毛的办法就是用一用,尼龙毛笔刚泡开就劲道十足,而且执拗不听指挥。兽毛毛笔刚泡开的时候非常软,越用越有弹性,虽然有弹性但是柔顺如意。
兼毫也就是硬毫软毫兼而有之,有以羊毫为主或硬毫为主的兼毫,如七紫三羊之类的。因为兼有两种毫毛质量,也不贵,适合初学。
选毛笔的另一个重要考量因素是笔杆直径与毛笔长度的对比。

b.      字帖的选择
兰亭序作为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酒后心情极其放松的状态下书写的,可是并不适合行书初学者,因为用笔灵活性、多样,多为神来之笔;书写速度也比较快,初学者难以掌握;再加上版本较多,都是临摹本,难以确定哪个版本是正宗(多以冯承素摹本为首选)。
初学行书当以《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简称《圣教序》为首选,因为 《圣教序》是怀仁借内府所藏王羲之真迹,搜天下藏王羲之真迹,历时24年集募而成,是经典中的经典,是最接近王羲之书体特色;因为是集王羲之字,字迹大小完全是按墨迹的原尺寸,多为一寸之内,也是当时晋代指的“八分”书大小;易于放大,由于集字是真迹,即便是放大尺寸业不失真。初学者可以先放大尺寸,仔细揣摩每个字的笔意;因《圣教序》是集字,排列而理性,各个独立,便于初学;因是刻石,线条速度较慢,书写比较从容,易于学习;资源丰富,全篇近2000字,吃透《圣教序》,则王羲之的行书笔法、部首、结构等要素尽矣。

c.       执笔的训练
执笔不光是手指的动作,还要掌握好手腕的运用。腕法有枕腕、提腕和悬腕三种。
枕腕:以左手枕右手腕。此法可用来写小楷及小草。如果写大楷大草,手腕不便回旋转折,笔力不足,笔势难伸,写出的字拘谨无力。
提腕:即肘着案而虚提手腕书写。提腕罚宜写中楷字。如果写大字,因肘部搁于桌上,会限制运笔的幅度和力量,写出的字没有气势和力量。
悬腕:即将腕、肘悬起,整个右臂离开桌面,凭虚而运笔。悬腕宜写大字,全身气力可通过臂肘腕指,达到毫端,写出的大字气韵贯通。
元代书法家陈绎曾在《翰林要诀》中说:“枕腕以书小字,提腕以书中字,悬腕以书大字。行草即需悬腕,悬腕则笔势无限,否则拘而难运。今代惟鲜于郎中善悬腕书,问之,则瞑目伸臂曰:胆!胆!胆!”
从严格训练的角度来讲,初学者练字一开始,就要用悬腕法。

d.      调墨的训练
调墨不是在墨里加水,而是把水蘸在毛笔上加墨后刮掉多余的水墨。

e.      字形的理解
初学者必须先化一些时间把行书的字形掌握好。

真书寓字形于结构,行书寓结构于字形,书写自由度较大。

f.        行书章法
要写出一副字,就要对基本章法有所了解。
先从三行式学起。练习包括折纸方法。

g.       行书基本技法
赵孟頫有句名言:“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既然用笔千古不变,但是为什么还说书法以用笔为上?因为用笔指的是用笔的共性与原则,而非个性意义上的用笔。作为一个原则,它强调的是在运笔时必须做到有来必有往,有去必有回,有放必有收,有运必有止。这样写出来的字才能力量坚实、精气内含、气势饱满、韵味充盈。这个原则,适用于各种书体,为历代书家运笔之要诀。所以原则不变,应用却是万变。
所以用笔之基本技法,成为书家一生一世钻研的对象。
我们总结用笔的基本要诀为:起笔八面出锋,行笔提按圆折,收笔承上启下。

4.       行书基本技法的训练

a.       字形虽然千变万化,但是一旦能够记住基本原理,可以是个好开始。
b.      章法从三行格式开始,逐渐进入其他格式。
c.       初学者可以先掌握用笔基本技法概念,临帖技巧,以后进入读帖阶段可以水到渠成。

5.       行书用笔

a.       起笔要义之一:八面出锋。
b.      起笔要义之二:横竖起笔是提是按要看得准。
c.       起笔要义之三:行与驻
d.      行笔要义之一:中实。达到中实的要诀:笔笔中锋。
e.      行笔要义之二:笔势。
f.        行笔要义之三:快与慢
g.       收笔要义之一:承上启下
h.      收笔要义之二:行与驻
i.         收笔要义之三:推笔:挑笔与折笔皆可用推笔。

6.       行书临帖

a.       学书不是机械的重复,苦练还要巧练,平常练字不要养成“抄帖”的坏习惯,用笔率意、不加分析、涂涂改改是练字的大忌,“抄”得越多,错得也越多。
b.      牵丝:自然形成,不要刻意临摹。
c.       虚实:牵丝为虚,笔划为实。例子:教、含、序。
d.      笔顺:笔顺视启下而定。例子:圣、闻。
e.      字形:避免45度平行倾斜。
f.        字形:横划的例外与竖划的例外。
g.       字形:横划:如果是一个字的最后一笔,不能长;如果是在字的中间,左长右短。
h.      结构:左多右少,左少右多,左右相同,左中右与上中下。
i.         线条的质素:提按、行驻、顺逆。

7.       行书章法

a.       明以前基本是横式,放在桌子上欣赏,字体不大。
b.      明开始流行纵式,挂在墙壁上欣赏,字体必须大。
c.       单字不成行,印不过三。
d.      内容二行以上(三行),可以整行落款
e.      王铎开始三行式章法,成为当代章法基本格式。
f.        小中堂:20字五绝
g.       条幅:28字七绝
h.      条幅:40字五律
i.         四尺中堂:四行、五行、六行、七八行

8.       关于读帖

a.       从学习角度来看,初学者不需花太多时间在读帖上面,而必须全副精神先学好临帖。
b.      学习两三年,掌握临帖基本技巧之后,对于读帖的掌握才变成重要。这时就可以进入先读后临的新的学习阶段。
c.       读帖之重要是因为读帖可以随时随地,而临帖不能。
d.      读帖,是学书的一个重要方法。所说读,并非出声去读,而是“观”之意。即在临帖之余,或临帖之前,详观和揣摩帖中字的点画、用笔、结体和神韵等,将它们观之入眼,铭记于心,然后去临习。宋代黄庭坚云:“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随人意。”宋代姜夔在.《续书谱》中引用唐太宗的话:“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于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理,然后可以临摹。”这里所说“观”、“谛观”,即是读帖的意思。
e.      要将古人法帖学到手,要靠临摹,而比临摹更重要的一个环节则是读帖。因为读帖锻炼人的眼力心力。只有使帖字入于眼,记于心,方能临时出于手,显于纸。如果眼观不准,心记不住,手是难以表现出来的。不少学书者的经验证明:临不好帖的主要症结不在手上,而在眼上。有些人不读帖,拿起帖即临,有些人读帖不认真,一看而过。眼未看清帖字的精微,手必然临不好其形神。初学者对此应特别予以重视。
f.        应学会“读帖”,即多观察、多分析字帖,推敲每一笔画、每一行字、每一篇字的书写——某一个字没有写好,我就对照原帖多观察、多分析、多比较,然后再临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这样还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什么事就怕“认真”两个字。
g.       临帖应是对传统全面而深入的继承。临帖要从所临碑帖中汲取传统中的精华和营养,挖掘出精神的本质,对符合时代和个人气质的审美意蕴及形式的不断改造、融合,同时也是对不符合时代审美观念的内容的抛弃。临帖是创作的准备。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对优秀的书法作品进行临摹,研究其规律,让帖中的笔画、结体节度自己的心手,方可跨入书法艺术之门而进行创作。这是创造选择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进入创作中。
h.      读帖是进入临帖的准备,临帖是进入创作的基础,创作是对临摹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