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28, 2017

2017年 高原论书 探讨书法在海外传播

第一次“高原论书”在高原中心举行,共有22名书友参加了这次的论书。他们是:王运开,谢鸿禧,王怀正,刘鎮泓,杨南生,吴多标,叶汉源,李凌千,王白安,林瑞英,蔡婉明,程玉婵,陈梦云,林彩云,陈御音,黄缘缘,符永仁,叶赓灵,林潮明,陈淑温,黄南玫,李福成。

首先从美国学者哈罗德拉斯维尔于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了传播的5种基本要素谈起。这个被称为“5W模式”或“拉斯维尔程式”的过程模式分别是英语中5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Who () Says What (说了什么) 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 To Whom (向谁说) With What Effects (有什么效果)

从书法传播的角度,这5W中,“什么”(What)是最关键。就是说,我们谈书法的传播时,我们要传达的是什么信息?

书法是不是艺术?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文化副部长郑振铎提出书法不是艺术的命题,引起相当大的反响。当时西方艺术的思维与概念强势传入中国,艺术是个令人追求的正面与令人向往活动,郑振铎的看法因此遭到美术理论家的反驳,他们几乎一致认为书法就是艺术。

西方当代艺术在走向抽象艺术的当儿,中国艺术界盛行书法引导抽象表现派艺术的说法,不少艺术工作者认为现代书法是传统书法的变革之路。但是这种看法近年来遭到质疑。当代艺术理论家王南溟认为书法与当代抽象艺术没有关连,西方艺术所说的线条与书法线条基本上是不同的概念;一些现代书法提倡者更对书法是抽象艺术的说法提出质疑。中国现代派书画家古干就认为具象有两种:自然具象与人造具象,建筑物与文字都是人造具象,因此书法不抽象。

当代艺术引进抽象观念,可是当代书法创作者趋向于把现代书法当作当代艺术的一个支流,否认现代书法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这些人中不少人还否认他们是书法家。

除了从具象与抽象的观点来看书法艺术外,还有一些人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书法,旅法艺术家熊秉明就提出“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之核心”的观点。他认为文化的核心是哲学,而中国哲学的核心恰恰就是书法。当代学者陈传席就认为书法是文化不是技术,学习书法的目的不是要成为书法家。

书法人文地理环境

艺术不须传承,但是风俗文化的延续恰恰就是须要传承。

文化的传承不需要理由,它形成一个民族的人文地理环境。华人的人文地理环境的重要元素正是书法,包含在高山野岭之中,园林建筑与家居之内外。这些无所不在的每一个书法都在述说一个故事,因为它的背后都有人在书写。人文地理环境还包括了传统习俗,春联,节日祝福语,喜事贺词,等等。书法可以说已经融入华人日常生活。

从这个角度,喜欢学习书法不需给理由。它是风俗文化,也是生活实用。

书法传播,我们心态是什么?

高原论书讨论了以下的观点:

1.       我们认同书法是艺术的说法,但是书法更应该被看成是风俗文化。
2.       我们学习书法是为了风俗文化传承的实用,虽然也可以是艺术的一种追求。
3.       学习书法起于对书法的兴趣,从兴趣可以进入对书法艺术的追求。
4.       学习书法可以让我们认识我们既有的人文地理环境,也可以为丰富我们人文地理环境做出贡献。
5.       书法可以是独乐乐的修身养性,也可以是众乐乐的分享书法的喜悦,例如挥春,贺词,为母校写字刻石。
6.       每一个书法爱好者时时刻刻都在扮演书法传播者与教育者的角色。
7.       学习书法的渠道很多,积极参加雅集、参加书展,除了可以从交流中学习,也可以引起更多人对于分享的热忱。
8.       应该更多地利用新媒体分析学习书法的喜悦,感染更多人对书法的兴趣。
9.       书法教育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学习者的言语来同学习者沟通。
10.   书法活动组织者可以多多利用新媒体来发布与分享他们的活动。

Thursday, May 4, 2017

2017年:新加坡·中国书法艺术交流展

【新加坡·中国书法艺术交流展】
59日至17日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展出


今年开年以来新加坡书坛第一场盛会--【新加坡·中国书法艺术交流展】,即将在59日至17日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二楼展览厅隆重推出。

展览已定于513日(星期六)下午3.30分,由义顺集选区国会议员郭献川主持开幕。

这是继去年11月,在南京江心洲新天地美术馆所举办【新加坡·中国书法艺术交流展】的第二站展出;该展是为了配合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花园城市,经过七年的建设后已初具雏形,以及岛上文化景观措施建设的落成,同时也迎接第十次新加坡·江苏合作理事会即将在该岛召开之际,而在这个新加坡与江苏合作理事会框架下旗舰项目所在地举办。

去年新中两国江苏、上海、新加坡三地的书法交流展,让长三角的书风与来自亚洲最南端的花园城市的狮城书风,在江心洲上各展风采,为南京带来一场书艺的盛宴,这项历时一个月半的交流展博得了各界的佳评。

为庆祝新加坡江苏理事会成立十周年,以及报聘去年成功举行的中新书法交流展,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狮城书法篆刻会与南京书法家协会,特将江心洲上展览的新加坡及江苏两地参展作品,移师到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举行,希望借此次展出,加深新加坡与江苏书法界的交流及联系,增进两地之间的了解及感情,并为新苏合作增添文化艺术方面的内容。

这次的展览共展出新加坡40位,及江苏南京50位书家的大作;新加坡参展队伍容中,有四位国家文化奖得主林子平、黄明宗、陈建坡与许梦丰;还有前高级政务次长何家良、前国家艺术理事会理事长朱添寿押阵;参展名单内不乏多位新加坡各大书法,美术团体组织之领军人物,及曾多次在国际书法展中亮相的名书家,六十年代上海书坛神童胡考、新加坡书坛资深书家曾广纬、董乙村、廖宝强、薛振传、赖瑞龙、朱添寿、李淑芝、吴耀基、杨昌泰、曾纪策、张有烁、丘程光、王怀正、潘永强、林万菁;《南洋书法中心》艺术总监王运开,曾经在新加坡书坛各大展赛中获奖的纪民贞、李凌千、陈美娟、张雅梅、林纬信、沈松机、张爱强、陈翼松、张受人、薛献霞、梁静丽、张铭恩、叶汉源、潘汉耀等多位书家大作,也将会在中国文化中心展厅上亮相。

来自江苏南京的阵容有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言恭达、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孙晓云、副主席谢少承;江苏省公务员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张俊、南京市文联副书记兼副主席李海荣、南京市书法家协会顾问俞律、徐纯原、桑作楷、邵希平、孙少斌、苏金海;南京市书协副主席杨康乐、王刚、朱敏、薛龙春、陈金纯、朱德玲、常汉平、徐澄;中国铁路书法家协会理事陈侃凯、江苏省直书法家协会理事许静、南京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陈鹏等51位知名名家。

这次展出,齐聚了新苏两地的书坛精锐,江苏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传承,灿烂的现代文明,可谓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历代以来,在中国书法史上涌现了不少书法名家,可说是众星熠熠;地处南洋的中心的新加坡,作为独立了五十多年的岛国,经长年是夏,一雨成秋,蕉风椰雨的赤道风情的浸濡下,以及建国前大陆先驱移民在带来书法文化遗产,所陶铸出来狮城书风,将可以在这次展览中互相冲击,为两地的经贸合作注入文化的血液,并给新加坡喜爱书法同道呈献一场书法艺术的盛宴,以及无上的精神享受。

展览将从5月9日开始,直至17日结束,每天开放时间为上午11时与下午6时;入场免费,欢迎踊跃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