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29, 2014

张爱强:读康有为《书镜》的随想

康有为1858年-1927年)的《书镜》,原名《广艺舟双辑》,也曾用《书镜》为名出版,基本上是要继承与发展了包世臣《艺舟双辑》中的书法论述部分。《艺舟双辑》是一部包含文章与书法的品评著作,而《广艺舟双辑》却只专注于书法,因此,从书名上,其实已经不符合“双”的概念。这或许是后来康有为改书名的缘由吧。由于当时的政治因素,康的著作在晚清有一段时期是禁书。不过,这不阻碍其流通,尤其在日本。
  
这本书,我在1989年第一次读,当时只是中二学生,竟然因此着迷,也走上崇碑的道路。在当时只是囫囵吞枣,许多细节并没有仔细体会,但是却影响我仔细学习邓石如。至于北碑部分,我也学习了石门铭、爨龙颜碑、嵩山灵庙碑等。只是不得其法,也不得次第。
 
大学时候,选读书法研究,也跟随老师读一些书法论著的文字选读。对康有为的理解也就更深刻,因此已经不再迷信崇碑。但是对碑学的美感、以及影响碑学的学习,《书镜》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书法著作的体例上,也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
  
首先先把书镜的篇目罗列于下。原书第一、尊碑第二、购碑第三、体变第四、分变第五、说分第六、本汉第七、传卫第八、宝南第九、备魏第十、取隋第十一、卑唐第十二、体系第十三、导源第十四、十家第十五、十六宗第十六、碑品第十七、碑评第十八、余论第十九、执笔第二十、缀法第二十一、学叙第二十二、述学第二十三、榜书第二十四、行草第二十五、干禄第二十六、论述绝句第二十七。
  
简单的说,《书镜》既涵盖的康有为对书法史、书法品评、字内功、字外功、书法市场的思考。

原书、尊碑、购碑,这三章主要是主要梗概。这类的写法,其根源是《文心雕龙》。原书谈及中华文字以及世界文字的发展。这是康有为对语言文字的体会。尊碑、主要是谈及尊碑的缘由。购碑,不是购买新出土碑版,而是要人们多浏览以及收藏碑拓。如果我们真的要追随康有为的说法,书法是很难普及的,因为碑拓的消费不菲。但是,康有为当时著述时没有医疗的就是影印出版的发展。因此,许多人都常说康有为晚年改变思想,不但不卑帖反而崇帖,并且以此作为康有为否定崇碑或对崇碑者劝导,愿意不错,但是没有看到康有为卑汤、不推崇帖学的主要原因——翻刻不佳、拓本不佳等问题。晚年的康有为已经看到影印的发达,许多名帖,都已经开始大量流通,当然印刷品当中,良莠不齐,但是可以看到墨迹绝对比读墨拓本更能看到笔墨的游动。所以,我们现在更幸福,随着神像印刷的发达,再加上互联网的普及,许多下真迹一等的印刷品,或是原迹的精良摄像,都能看得到。
  
也因为如此,《书镜》基本上就是以正体的学习为主。便捷书体如行草,只是一章而已。书法虽然是艺术,但是还是有文字的承载功能,这点康有为是深知的。所以,当时的科举所需要的文字——干禄,也在评论中,就是〈干禄〉。康有为简单介绍了当时流行的赵董以及诸唐名家外,其实也是在推荐书刻皆佳的新出土唐碑以及北碑。必求之唐碑,小唐碑多完美石本,其中多佳,合於时趋者。能够数百种费赀无多,佳碑不少”。
  
至于对北碑的推崇,康有为确实用力不少。由于北碑的年代,多没有留下书写者的名字,因此,康有为梳理出十家,除此之外,创立十六宗、碑品、碑评。如此尊家分宗品评,是继承传统中华文史的执法,在品评中,也是利用意象比喻。这就是康有为继承传统的一面。另外康有为建构传承,从汉隶到隋唐诸家,皆尝试建立谱系。当然谱系和不合理,这又是另一种讨论文章。至于启后,康有为这种不惜花大钱的广博阅览书法作品的方式,可以说是后代专业书法教育的开始。

名为《书镜》也好、《广艺舟双辑》也好,近来虽然数次再版,但是还是没有增入图版。或许康有为列举的碑版过多,会增加成本,但是没有了图版,就无法发挥最大的作用。我相信康有为在现在会大量买入许多书法图版套书,即使花费不少,因为他是肯花钱买入碑拓,甚至是原件。希望未来能见到全图文版的《书镜》。 

最后,说个题外话,书法毕竟是一个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挥毫落笔时动态,完成的作品却是静态。这动静之间的视觉与触觉感受,还需要有动笔的体悟。这体悟,有人带领会更有效果,毕竟这动笔的微妙,由对的老师带领会事半功倍。看网路的视频,虽然可以一窥用笔,但是自己动笔时的问题,老师确实有很大的作用。


注:本文转载自“南洋书法”半年刊第二期。

Thursday, September 25, 2014

新加坡书友指南:陈哥侨

陈哥侨,Tan Koh Kew,原籍广东省潮安县东凤乡。1936年出生于新加坡。日军入侵前夕移居马来半岛柔佛州峇株巴辖。二战结束后就读当地正修小学和华侨中学(后改名华仁中学)。

1960回新加坡就读新加坡理工学院。1962年初,在哥伦坡计划下赴澳洲就读工艺教育导师训练课程。1964终修毕课程回新加坡就职于新加坡技术职业学院(现名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1971年从商,在一家工程咨询顾问公司任职二十余年。1994年退休。

1994年报读英国开放大学,1998年获颁理学士 (电脑) 文凭。2001年再报读英国开放大学,2003年获颁 (荣誉) 理学士 (资讯和电脑) 文凭。

2005年,拜李金源为书法启蒙老师,开始学写书法。后来也跟潘永强先生和廖宝强先生学写书法。

自言以书法而言,现在还是幼稚园学生。学习书法还算用心,近年积极参加各机构的书法展。同时也抽空当义工,教电脑入门课程。


Tuesday, September 23, 2014

2014年:新加坡狮城书法篆刻会成立20周年

新加坡狮城书法篆刻会是在1991年一项全国性常年书法展“狮城墨韵”的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酝酿,机缘成熟后,在19942月间获得新加坡政府社团注册署批准下成立的。



该会发起人为陈耳(已故)、傅子超、曾广纬、丘程光、吴耀基、杨昌泰、纪民贞、邹戴英、关奂璀、蔡建才、陈剑波、陈洽群、陆英洪共13人。目前该会共有会员143位。

狮城书法篆刻会的成立宗旨在积极、有效及健康地在新加坡推广及发扬书法艺术,并促进国际书法交流,加强各地书法艺术界之友谊及联系,同时也让海外书法界同人对新加坡书法艺术发展有进一步的了解。

该会在199410月成立大典上与新加坡日本文化协会在义安城的高岛屋画廊,联合举办了新加坡建埠以来最大规模的“狮城书法篆刻会庆祝成立纪念国际书法交流展”。当时到会祝贺的除中国书法家协会代表团外,香港、日本、马来西亚、汶莱、菲律宾、巴西等地书家也出席并参加该会成立大典、国际展开幕礼及系列交流活动;同年8月该会也和新日文化协会联办“新中日妇女书法展”,这也是国际性的妇女书法展第一次在新加坡举行。

该会成立后,除了积极参与国际书法重大活动外,亦先后多次举办了目前国际书坛上的重点展览:如1996年、2000年及2005年三度在新加坡举办的“国际刻字艺术展”;1996年的“国际兰亭笔会展”;同时也成功策划了影响深远的“新加坡世纪国际甲骨文书艺巡回大展”,这项新世纪规模最大的国际甲骨文书艺大展,从2001年起分别在新加坡、中国天津及河南安阳展出,其中在安阳举行的“新世纪国际甲骨文书艺还乡大展”更被中国《书法报》评为中国书坛之十大盛事之一。

为了贯彻该会“促进国际书法交流,加强与各地书法艺术界之友谊与联系”,该会自成立至今,参与策划或参与的国际书法活动很多,不胜枚举。除了以上所列举的三项外,重要的还有:

1.       新中日书法交流展(19961998。新加坡)
2.       新中美书法巡回交流展(2000。新加坡、中国、美国洛杉矶)
3.       千禧龙年国际硬笔书法交流展(2000。新加坡)
4.       孔子颂新加坡中国书法交流展(2004。新加坡)
5.       墨海飞鸿中国优秀中青年书法家新马巡回展(2004年。新加坡)
6.       15届国际书法联展(2006,配合中国山东文化旅游节活动)
7.       新加坡创意书法巡回展(2005。中国沈阳及大连)
8.       国际泰墨(妇女书法)北京展(2007。中国北京)
9.       新加坡中国浙江书法书法篆刻联展(2004。新加坡)
10.   世界书法文化艺术大展(1999至今)

每年,该会都致力于将新加坡的书法作品推向国际的工作,曾经多次推选新加坡资深书法家参加以上各重要国际书法展。自成立至今,已安排新加坡书法作品到过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马来西亚、印尼,甚至欧美等国家参展,让友邦书法界人士对新加坡在保留华族传统文化艺术方面所作的努力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在国内方面,该会在90年代曾主办过多次全国书法现场比赛,以配合当时政府及华人社团所提供的一些重要运动如:国民意识日、讲华语运动月等;比较大规模的一次是1994年在当时的“唐城”所举办的“狮城杯”全国书法公开赛,有超过200名来自本地,马来西亚及中国的书法爱好者及学生参加。

每年的挥春活动如如挥春雅集及挥春比赛,该会也尽量配合各宗乡团体及联络所举行,以强化华人节日的文化气氛。

该会也举行过书法讲座、刻字讲座及书法雅集等活动,曾邀请过中国及邻国马来西亚的书法家前来参与。20115月该会与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联办“新加坡马六甲交流会”,场面热烈。

展览方面,该会曾于90年代主办过中国书法家林岫及邹德忠之书法展(1994),该会副会长杨昌泰及理事谢翰林之刻字艺术展(1998);2008年,该会与潮州八邑会馆、潮安会馆、墨澜社等联办该会会长(当时副会长)曾广纬之首次书法个展,今年(20145月,主办该会理事王怀正书法个展。

“狮城墨韵”展为该会自创会前就主办的新加坡全国书法年展,每年或每两年举行一次,参展者包括新加坡老中青书法家。现在,该展已成为新加坡全国书法展的一个品牌,书法界人士无人不知,声名甚至远播海外。

今年104日至6日,该会将庆祝成立20周年并在义安展厅举行第22届“狮城墨韵”展。据统计,今年参展的90名书家将有约105件作品展出。参展的书家是:


曾广纬、曾佳品、林子平、丘程光、曾纪策、黄明宗、陈建坡、陈美娟、许梦丰、吴耀基、洪云生、杨昌泰、朱添寿、周德成、关奂璀、廖宝强、董乙村、沈松机、李美美、林端媛、王怀正、江士豹、沈板亮、吴俊刚、薛振传、张受人、沈观汉、关明机、张铭恩、林爱莲、薛献霞、林万菁、张有铄、黄铃、李嘉仪、陈翼松、赖瑞龙、陈爽庵、李淑芝、陈福明、韩兆俊、苏毅伟、林纬信、邹戴英、巫振松、刘鎮泓、李明爱、黄思伟、叶汉源、苏德茂、潘汉耀、洪雅荫、杨玉珍、杨南生、梁静丽、江妙云、莫作友、吴珧华、王源枝、黄培忠、董根、李本基、卢瑞美、周和顺、蓝织群、李凌千、李士通、黄炳杰、吴奕明、张爱强、陈合新、李耀松、罗美玲、李淑贞、潘永强、刘锦叶、许俊鹏、刘少雄、余培基、蔡仕青、张雅梅、苏晓斋、林妙娥、张潮茂、林良荣、陈亮、何家良、陈凤英、蔡家樑、马双禄。

该会正在筹备出版展览特刊;展览开幕时必有一番盛况。

1995年,该会开始从日本引进书法刻字艺术。959月第一次邀请日本刻字协会会长渡边寒鸥前来主持刻字讲习班,当时参加刻字讲习班的刻字爱好者有26人。从此,刻字这门溶书法、美术及手工于一炉的新型艺术开始在本地发展起来。目前,该会是国际刻字艺术联盟会成员,今年12月,该会将主办国际刻字艺术大展,届时中国、日本及韩国的刻字名家将来这里出席开幕典礼并讨论今后国际刻字艺术的发展。

“世界书法文化艺术大展”自1999年在这里展出以后,该会每年都遴选本地学生及成人书法爱好者的作品参加,并在每年年底在这里举行获奖学生及成年人作品展,反应相当热烈,参加人数每次都超过200人。今几年,马来西亚参展作品也在这里一同展出,场面更显热烈。现在,这个展览已成为本地学生及一些成人书法爱好者有机会在国外展示作品的平台,因为在本地展出之前,这些作品已经先在韩国及中国展过,新加坡是展出的最后一站。只可惜本地展场太小,没法子容纳其他国家的作品一同展出。

20121229日,在该会举行的第20届“狮城墨韵”展开幕礼上,该会安排了包括马来西亚、印尼、中国及本地的20名资深书法家同时集体挥毫,写了二十张横批大字。这是该会历来举行的集体挥毫规模最大的一次,盛况空前。二十张横批大字已送往中国装裱成长卷,预备赠送给义安文化中心。

该会成立至今20年,在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书法交流及推广本地书法方面尽了不少力量。今后,该会将会继续努力,为我国的书法事业作出贡献。


注:本文转载自“南洋书法”半年刊第二期。

Monday, September 22, 2014

薛振传XO書法系列 01-03:變色龍、仁者寿、一笔鹅

01 变色龙(2012年)

这是2012年写的“非常书法”龙字。

這“㡣”是常見“龍”字的異體字。

以濃淡相間的墨色一筆完成,來表達龍在雲中常有“若隐若现”的畫面。

不過,“㡣”的基本線條和造型還可以很清楚辨認出。




02 仁者寿(2012年)

大概因藝術天份低,這幅作品從開始構思、不断嘗試至最後定稿,花了我好幾年。

主要是表達㸃、缐、面之間的章法處理。

“夀”字有如向左倾的不倒翁,全靠其最後的那一㸃來起平衡的作用。





03 一笔鹅 (2009)

“鵞”同“鵝”。傳說,最初版本的一筆鵞為草聖王羲之所創。

這張一筆鵞是我在碧山書藝会即興之作,用意在宣纸内、外以筆墨綫條揮寫而成的畫面。

右下角可看到我緊握着筆的右手。





参考非常书法:http://thecccentre.blogspot.sg/2014/08/xo.html

新加坡书友指南:莊峇味

莊峇味 PBMBBM,退休人士。1942年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潮安,现年72岁。

求学时喜爱书法与绘画。10年前退休后从新提笔自修书法与绘画,自言虽未能写出雅字,但也能满足自己心愿。现已经加入汤生民众俱乐部书法兴趣小组,承蒙诸位书友从旁指导,至今略有小成。

作品曾参加海内外展出,获得好评及收藏,作品也被作为赠送达官贵人礼物。

莊峇味一向对社区工作干兴趣,参与社区服务至今已卅多年,得到社区顾问的信任与推荐,被委任为武吉知马民众俱乐部主席及乐龄管委会主席多年,曾获新加坡总统颁赐公共服务奖章PBM,及公共服务醒章 BBM


Monday, September 15, 2014

张瘦石论书之三:形质篇

书法为生命力表现之艺术,合于现代之艺术观。故对名家书法,可直觉其跳跃之生命力,洋溢于点画黑白之间,奕然盎然,呼之欲出。此所谓健美,气满力壮,有昂首天外之概,而非病美之矫揉扭捏,靡靡作态可比。宋人尚意态,鲁直而外,自郐以下;尤其二臣赵氏,殊不足取也。

所谓健美:

一曰魄力。包慎伯教吴让之学书,拈气满二字。气满则来源极旺,无懈可击。又谓学书如学拳,学拳者身法步法手法,扭筋对骨,出手起脚,必能极筋之所能至,使之内气通而外劲出。故学拳既成,真气养足,其骨节节可转,其筋条条皆直,虽对强敌,可以一指取之分寸之间,若无其事者。李斯称下笔如鹰隼攫拿,蔡邕谓笔势洞达,右军曰字势雄强,南海称笔力沉劲,若饥鹰侧攫,狮狻扑地之势,皆可以为书贵笔力之注脚也。

二曰筋骨。魄力外扬,流溢于黑白之间,而后字有精神;筋骨中含,凝炼于点画之内,而后字有筋骨。筋络强韧而贯连,骨体劲实而坚定,真气磅礴,屹然雄立,而后书呼呼然有生气矣。钱鲁斯谓古人用兔毫,故书中有中线;今用羊毫,其精者乃成双钩。慎伯自称努力之成就,熟纸作书,则其墨皆由两边渐燥至中,一线细如丝发,墨光晶莹异常,纸背如针画,自谓书道颇尽其秘。虽然,魄力筋骨,往往表现于形象之外,绝非斤斤于点画波折之间所能倖致,盖执笔之法尚焉。

三曰骨肉。书谱云:众妙攸归,务存骨气。骨既存矣,而道润加之。所谓骨气,即魄力于筋骨;所谓遒润,乃血肉之事。书谱又谓:其骨力偏多,遒丽盖少,则若枯槎架险,巨石当路,虽妍媚云阙,而体质存焉。若润道居优,骨气将劣,譬夫芳林落蕊,空照灼而无依;兰沼漂萍,徒青翠而奚讬。是又骨力为先,血肉居其后之论也。血生于水,肉生于墨;水墨之间,点画成型,务使血脉流通,肌肉坚实,燥湿调匀,瘦肥适度,此属于运笔之方也。

四曰姿态。姿为姿势,是静之形;态为意态,乃动之相。张怀瓘笔法论所谓岂止于向背,其要在于蹲驭起伏也。前者属于结构,乃字之间架;纵横覆盖,左右平衡,上下得所,有自然稳健之势。后者包括布白于分行,书谱所谓一点成一字之规为布白,一字乃终篇之准为分行。一字之内,黑白分布,回互荡漾,真如坐,行如行,草如走,有偃仰顾盼之趣;行列之间,牝牡相得,气息通流,有盈虚起伏,呼应映带之妙:凡此书谱称为分布。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于此可以见作者之匠心与技术,经验愈富而愈精。吾人作书,在下笔之前,一字之姿态意像,以跃然呈现行间纸上,运笔以完成之,自然活泼生动。过庭所谓运用尽于精熟,规矩谙于胸襟,自然容于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也。

张瘦石题写南洋华侨中学


Thursday, September 11, 2014

新加坡书友指南:王白安

王白安 Wong Boh Ang, 19481223日生于新加坡,原籍海南琼海。获南洋大学文学士,新加坡大学荣誉文学士,国立大学中文系硕士。


曾任新加坡港务局执行员多年。今执教于学校,初院,语文中心和联络所。所教科目包括高级华文,中小学作文,华语会话,,汉语拼音,初级书法及硬笔书法

现为碧山书法雅集,盛港书画雅集和布莱德岭华族传统艺术中心会员。  曾获2012年全国硬笔书法比赛第二名。2014年布莱德岭公开书法比赛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