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6, 2016

中华书局雅集

“雅集”向来是文人雅士的风雅传统,志趣相投的朋友集聚作诗、赏画谈艺、以文会友,形成一道动人景观,令与会者回味无穷。

新加坡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一个雅集,由于参与者后来都成为本地书画界名家,自然成为书画界一场令人津津乐道的盛事。这就是在当时中华书局旧址举行的“中华书局雅集”。

当时经常出席这个雅集的一位年轻人,今日已经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了。以下是他回忆当时雅集的情景:

奇妙的交会

七十年代在大坡的“中华书局雅集”叫我们难以忘怀,笔飞墨舞,豪情万丈,品茗论艺,闲扯戏谑,无不尽心。好书画者每逢周末,皆云涌而来,座无虚设,没椅坐的只好楼上楼下走来走去,左顾右盼,寻找自己要的宝。

忆昔大家潘受先生当众挥毫神闲气定,佳作连连,求者众矣。看今日寸纸千金,当日“走宝”之人,今皆“哀叫声声”!

另大通家黄葆芳、马骏、刘抗、陈洪、陈文希、巨贾周颖南等等都如期光临,让书家增辉。

唉,衮衮诸公今何在?令人唏嘘!

该强调书局总经理施寅佐与杨绰卿贤伉俪平易好客,钟情艺术,大伙才有宾至如归之感,加上林平发、何子兰等上下员工通力合作,三楼画廊业务欣欣向荣,功不可没!我这小卒置身其中,真奇爽无比也!当然书局之笔墨纸销量亦令人咋舌矣。善哉!善哉!

吴俊刚、邱少华、薛振传诸先生的墨宝我有幸藏之宝之,谢谢!

抚今追昔,上天不良,那欢乐的时光,竟成了过眼云烟,了无踪迹,路过以前“中华书局”的旧址,今竟成了KTV,惆怅之余,心中暗唱“几时再回头”了。


潘受与福建书画家张人希合影于海外庐
编者注:

中华书局,是一间整理出版中国古籍的专业出版社,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社之一。于191211日成立。1913年在新加坡桥南路设立分局,直到1989年注册成为一间私人有限公司。1997年新加坡分局门市部关闭后,新加坡的中华书局可以说正式走人历史。

1970年代可说是该书局在新加坡门市销售的最盛时期,“中华书局雅集”就是在当时举行,国宝级书法家潘受应请写字,成为新加坡书法史上一件文人雅集美谈。

文中提到的施寅佐是书画界的名人,任中华书局新加坡分局经理长达60年,兼任商务印书馆新加坡与吉隆坡分馆经理。他在公务之余,热心发扬文教,历任南洋学会理事,书业公会会长,多间学校发起人兼董事等职。他于1987年一月九日病逝,享年77岁。

文中提到的周颖南,是位以文名与商誉并称于海内外的出奇的人物。他是新加坡同乐饮食业集团、海洋纺织有限公司、武汉新民众乐园董事长,上海华侨商务总汇有限公司董事,著名企业家,在商界硕果累累。谈到这段历史时,他这样描述:


周颖南
“每逢星期六,我和潘受、郑光汉联袂到李西浪家里,喝酒聊天,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久,郑光汉逝世,我们约会依旧,时李先生双目已失明,总是盼望星期六的到来。为了解除李先生的寂寞,我们的聚会几乎风雨不改。李先生诗情蓬勃,往往有惬意之作。李先生逝世后,周末诗酒之约,已成绝响。为了纪念他们,我撰写了《悼郑光汉先生》、《纪念南园诗人李西浪》,发表在《南洋商报》。

此后,我和潘受,每逢周末,联袂到“中华书局”,潘先生应请写字,有求必应,一发不可收拾,文友闻风而至,传为美谈。

其间,我与中国文学艺术大师叶圣陶、俞平伯、刘海粟等有了交往,通信频繁,这些都成为我与潘先生谈话的内容,潘先生为此写了不少动人的诗篇。” 

(见199912期“炎黄春秋”期刊。)

书法家薛振传于1989年出席中华书局雅集,当时书局的经理是林平发,而前一辈书画家已经淡出,经常出席的人除了薛振传外,还有邱少华、洪云生、何业波、翁文光、方秋碧、赖三章等人。吴俊刚、陈洪也出现几次。


薛振传印象中,这个雅集在他开始出席后一两年便停办了。他本人转移到中峇鲁联络所的乐龄雅集。

新加坡历史悠久的三大华文书局,中华、上海与商务分别于199720082012年关闭,标志着华文书局的一个时代的结束,而“中华书局雅集”这类的书局活动也随着走入历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